马丁•沃尔夫 - FT中文网
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马丁•沃尔夫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全球为何可以实现再平衡?
FT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全球经济可以实现再平衡,有几个原因。其中包括新兴国家消费可能大幅增长,而老龄化将导致发达国家私人储蓄下降。
2011年4月7日
欧元区三大挑战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欧洲领导人没有创建一个有效危机化解机制;陷入困境的国家脱离危机面临政治成本;欧元区未能解开财政为金融危机买单的症结。
2011年3月31日
中国的大国之路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的未来20年将远比过去30年更具挑战。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必须设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自己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2011年3月17日
日本能否走出经济不景气?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日本人能经受住地震的考验。更大的问题是,日本领导人能否借着这股万众一心的劲头,带领日本走出长达20年的经济不景气?
2011年3月16日
欧元区何以不会解体?
FT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沃尔夫:欧洲各国首脑宣示,“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区。虽然话不值钱,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应该把此话当真。
2011年3月15日
中东动荡:自由vs石油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东和北非目前的政治动荡很可能是一个历史性分水岭。石油危机可能相当重要,但它远非一场灾难,而且可能是短暂的。总体而言,长期政治影响似乎远远大于经济影响。
2011年3月3日
爱尔兰出路何在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爱尔兰,财政灾难不是危机的原因,而是后果。危机是私人部门借贷行为造成的,要求纳税人买单的构想不公平也不合理。
2011年2月24日
年轻人为何不满现状?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突尼斯和埃及,年轻人正在反抗年老的统治者。在英国,年轻人正在反抗学费上涨。这些年轻人怎么了?
2011年2月23日
别阻挠埃及走向民主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阻挠埃及民主化进程,不仅有违道义,还致命地短视。民主政府可能难以把握;但支持专制政府将招来持久的怨恨。
2011年2月17日
金融危机加快了历史进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人们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态度的转变。同时,中国赢得了荣光。如今,中国需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2011年2月15日
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事实证明,英国对金融业的过度依赖十分危险。再平衡、重组和改革是眼下的要务。英国政府必须尽其所能,推动经济增长。
2011年2月14日
给英国经济敲警钟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初步数据显示,英国去年第四季度GDP下滑0.5%。可用于证明迅速推行财政紧缩合理性的强劲复苏如今却难觅踪影。
2011年1月30日
中国为何不爱美元?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大举投资美元债务,是它努力压低人民币汇率及保持出口竞争力的副产品。中国要想摆脱美元的专制,必须停止买进。
2011年1月29日
美国必须同中国合作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美两国都对对方怀有强烈的猜忌,都不喜欢本国行动自由受到束缚,都觉得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可容忍。但东西方必须展开合作。
2011年1月19日
再谈东西方“大趋同”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大趋同”是一个划时代转变。但如果我们不对随之而来的资源压力加以管理,结果可能会很悲惨;而如果我们不设法应对权力的转移,结果可能会是战争。
2011年1月13日
全球大分流还是大趋同?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彭慕兰在一本颇具影响力的书中,提到中国与西方的“大分流”。这种说法有问题,如今,分化正在逆转。
2011年1月9日
德国将决定欧元未来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德国政府肯定打算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保持欧元区的完整。但德国心目中的欧元区将令许多成员国感到极为不安。
2010年12月27日
利率上升是好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目前名义利率水平依然很低,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实际利率上升了,而实际利率上升几乎肯定说明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改善。
2010年12月23日
为什么要忍受低利率?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批评者提出,低利率政策比定量宽松更不公平,且缺乏效率。他们对吗?答案是:既对也不对。该政策是很糟糕,但其它选择更糟糕。
2010年12月20日
欧元区有救吗?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能否以当前模式继续存在?我不知道答案。欧元区是有能力度过难关的,但问题出在政治意愿上。
2010年12月9日
财政“截流”更需“开源”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欧元区财政整顿很大程度上在于缩减开支,然而,各国政府不应迫于眼前压力牺牲未来。
2010年12月6日
德国错了?
FT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爱尔兰债务危机表明,德国关于欧元区该如何运作的观点是错误的:财政混乱不是主要问题,财政紧缩和债务重组也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2010年11月28日
中国能“和平”崛起吗?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不管以什么方法衡量,中国不久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划时代的转变将意味着什么?世界会形成一个制衡中国的联盟吗?
2010年11月21日
为美联储QE2一辩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和德国近来猛批美国二轮定量宽松。在美国经济疲弱、货币增长停滞的背景下,如此温和的货币政策却让中德如此激动,令人难以理解。
2010年11月18日
|‹
上一页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