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沃尔夫 - FT中文网
马丁•沃尔夫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欧洲央行救得了欧元吗?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洲央行在二级市场无限制购买政府债券的决定,既必要又大胆。但若要消除欧元区解体风险,债务国的公民必须找到可信的增长途径,而债权国的公民必须相信他们没有把钱扔进无底洞。
2012年9月13日

如何清理银行业的“污水坑”?

FT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我们应该对银行业中的不当行为进行重罚,提高行业透明度,要求银行增加股本,并对零售银行实施“圈护”。
2012年7月16日

与让-克洛德•特里谢共进午餐

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接受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采访时表示,此轮金融危机分为三个阶段,而第三阶段是主权债务危机,震中就在欧元区。而他最担忧的是,发达国家的信誉岌岌可危。
2012年7月15日

紧缩应当在复苏之后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危机已持续了近5年,受冲击的高收入国家表现如何?“糟糕”是唯一的答案。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去杠杆化,同时促进复苏。按照这个标准,目前的政策远远不够好。
2012年7月11日

量化宽松才是真王道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若没有实施定量宽松,长期利率将会上升,货币供应量将会减少。这或许会引发债务通缩,结果将不只是经济停滞。
2012年7月4日

与克鲁格曼共进午餐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欧洲货币联盟是一个错误吗?我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午餐漫谈,多次转回到这个逃不开的话题——欧元区危机。“是的,这基本上是命中注定的,从主条约签署那天起就是这样。”克鲁格曼说。
2012年6月19日

论欧元区新模式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应迅速建立“保障与调整”联盟,而非转向联邦式联盟或转移支付联盟,因为后两者在政治或经济上不具可行性。
2012年6月17日

为欧洲乱局解谜

FT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沃尔夫:我们必须分辨欧元区这场混乱的三个方面:欧元区正在走向何方?德国希望欧元区走向何方?欧元区需要走向何方?
2012年6月5日

美国的新角色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危机和其它一些严重错误令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失去了以往所享有的声望,导致美国的影响力下降。今后,美国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2012年6月4日

欧元区“变”才能“通”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欧元区如何才能加快调整步伐?答案就是向欧元区经济注入活力,使核心国家的工资增长率和通胀率高于疲弱的外围国家。
2012年5月28日

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后果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希腊的债权人快被逼疯了。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希腊退出欧元区,甚至乐见希腊退出。但这种愿望究竟意味着什么,债权人可要仔细想明白。
2012年5月20日

解决欧元区危机的最佳途径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法国新当选总统奥朗德表示,他的使命就是为欧洲带来“增长和繁荣”。那么,他能否实现这一值得赞许的目标呢?
2012年5月14日

央行能否两全?

FT专栏作家沃尔夫:历史上,央行的使命是稳定价格。如今,人们希望央行同时承担起维持货币和金融稳定的职能。未来,央行将面临制度与智力的双重挑战。
2012年5月9日

英国不能一味紧缩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本届英国政府实施财政紧缩的大方向没有错,但在经济停滞的情况下,做出灵活的回应并非罪过,而是一种伟大的美德。
2012年5月8日

银行是欧元区软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银行与脆弱主权债务有着密切联系。意大利存款机构总资产中,12.4%为意大利国债,相当于2012年预期GDP的32%。
2012年4月26日

欧元区走出危机的关键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在解决危机的道路上走了多远?当前危机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欧元区赤字国家和盈余国家要共同做出调整。
2012年4月16日

中国经济如何再平衡?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中国经济确实需要改革。好消息是,中国经济的外部再平衡成绩斐然。坏消息是,这一成绩是以内部失衡加剧为代价取得的。
2012年4月5日

迎接石油动荡新时代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只要石油供应增长停滞、需求趋涨、出现乱局的可能性很大,世界就很容易受到高油价和频频发生的石油市场动荡的冲击。
2012年3月31日

中国改革攻坚之战

FT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沃尔夫:中国或许能够成功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但是其中的挑战将十分巨大。鉴于中国过去所取得的成功,人们很难看低中国。
2012年3月21日

去杠杆化将继续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去杠杆化”实质是,泡沫破裂后削减债务的痛苦过程。去杠杆化之路将是漫长的,不要在去杠杆化刚开始之际就认为它已近尾声。
2012年3月20日

为何英国应实施定量宽松政策?

FT专栏作家沃尔夫:定量宽松是一项令人不安的必要政策,然而,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它的效果可能不够好,而不是它会具有破坏性。
2012年3月19日

财政紧缩化解不了危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没有迹象表明,我们找到了一条实现欧元区经济再平衡的道路,更不用说实现改革、调整和迅速恢复增长的道路了。
2012年3月12日

中国金融开放急不得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将源自中国(虽然没有十足把握)。很少有国家能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融合之后避免危机。想想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初的日本和瑞典,以及如今的美国和欧洲。
2012年2月29日

迎接天然气黄金时代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天然气革命,其影响将不仅远大于欧元区解体,还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开采天然气的“水力压裂法”需要大量用水,这意味着,在缺水的中国,大规模开采页岩气可能是危险的。
2012年2月22日
|‹上一页‹‹1718192021222324252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