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75折 限时赠好礼 >>
中国经济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国经济
关注
中国经济容易出现泡沫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中国不是一个“泡沫经济体”,但容易出现泡沫。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都将是暂时的,都代表着买入的机会。
2011年3月1日
西方不应误读中国的变化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中国政府当前施行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政策,是出于一些务实考虑,而非精心策划的产物。如果西方不能理解,只会让事情更糟。
2011年2月11日
投资者看好中国抗通胀能力
中国在数月间第三次加息,这次市场波澜不惊。分析师们表示,市场没有恐慌,表明投资者认为中国有能力在不大幅放慢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遏制通胀。
2011年2月11日
中国会陷入经济危机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彭博社的调查预测显示,超过四成的市场人士不看好未来的中国。但我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应被看作机会而非风险。
2011年2月8日
中国在鞭炮声中加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马光远:在兔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生效的加息,无疑具有多层面的警惕意义。本次加息,已经明白无误地宣布,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质上已经进入从紧和加息的周期。
2011年3月1日
Lex专栏:中国加息力度够吗?
对相信中国正经历泡沫的人来说,周二加息25个基点似乎无力得可怜。但中国央行也许相信,目前中国缺乏节制的金融活动的程度并不特别令人担忧。
2011年2月8日
分析:中国央行进退两难
中国周二宣布加息之后,多数经济学家预期,中国央行还会再加息25个基点。但实际上,中国央行对加息的态度颇为矛盾:他们一方面对通货膨胀和楼价飙升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害怕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011年2月8日
中国迫于通胀压力再次加息
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三次加息,表明中国正加大抗击通胀的力度
2011年2月8日
中国加息将如何影响大宗商品?
到本周周末之前,当所有人结束春节长假恢复交易时,大宗商品投资者也许会开始认真思考政府收紧银根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冲击,甚至可能出现抛售。
2011年2月9日
中国经济减速不可避免?
FT专栏作家詹姆斯•麦金托什:主流观点认为,未来40年内,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但过去经济学家们也曾预言日本、苏联会超越美国而未应验。
2011年1月29日
中国经济远未平衡
尽管胡锦涛访美期间签下了450亿美元进口大单,但要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本国经济再平衡,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1年1月27日
“中国通胀数据相当准确”
瑞银经济学家安德森根据《经济学人》“巨无霸指数”得出这一结论
2011年1月24日
分析:不必担心中国经济
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让许多投资者认为,经济过热正失去控制。但一些分析师在分析数据后认为:未来一年中国将成功抑制信贷和货币增长,压低通胀至可控水平。
2011年1月25日
新数据考验中国政府对策
在中国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之后,各方对于中国经济正出现过热现象的担忧有所加剧。分析师认为,新数据将鼓励中国政府采取更果断的措施对付通胀。
2011年1月20日
兔年中国:经济物价双奔兔?
Lex专栏:从周四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通胀的回落很可能是短暂的,而更反映经济是否过热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放贷金额也在迅猛上升。
2011年1月20日
中国应把控通胀放在第一位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彭星: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表明紧缩货币政策迄今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中国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控制通胀。通胀仍是中国经济中的首要风险。
2011年1月20日
中国通胀担忧缓解 推高股市
市场猜测将周四公布的CPI数据将表明中国经济出现降温
2011年1月19日
中国GDP加重过热担忧
第四季度GDP增长9.8%,增速超出预期,去年全年GDP增长10.3%
2011年1月20日
中国已步入“结构性”通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中国央行年内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仅对控制市场流动性有着一定的作用,中国的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地“结构性”存在着。
2011年1月19日
Lex专栏:准备金率与中国房价
中国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否抑制房价?不一定。事实上,每一次上调都会有悖常理地刺激房地产市场,因为它意味着官方在发出保证——利率不会大幅上调。
2011年1月18日
全球油价与中国食品通胀
FT亚洲版主编皮林: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正在加剧通胀,IMF两位经济学家发现,油价与大米、小麦、土豆和洋葱之间的价格存在紧密关联。
2011年1月16日
什么是中国经济的隐忧?
Arcus Research分析师塔斯克:如果中国重演日本的历史,那么下一阶段将出现劳资冲突和通胀。避免这种后果的最佳途径,是大幅收紧目前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1月14日
“中国下一站”研讨会纪要(三)
在纪要的第三部分中,两位学者分别讨论了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成本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害,以及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如何扭曲市场,造成诸多宏观经济失衡现象。
2011年1月14日
“中国下一站”研讨会纪要(二)
在纪要的第二部分中,我们选择了几位学者对中国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国强与民富的关系、民营经济的法治环境、以及对法律职业未来的讨论。
2011年1月13日
热门文章
1.
京东战美团,二次外卖大战因何而起
2.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发库存担忧
3.
中美贸易战2.0缓和的契机
4.
美国将自食其果
5.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
6.
欧盟人士当中,唯有梅洛尼的魅力攻势能安抚到特朗普
7.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美中需要缓和贸易战
8.
中国零售为何没有超越美国?
9.
长寿将带来8万亿美元的投资机遇
10.
看清中国,做多中国(中)
|‹
上一页
‹‹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