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经济学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创投致远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经济学
关注
经济学家有什么用?
FT专栏作家约翰逊:经济学家都该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才能体验资本主义的挑战。没胆量这样做,可以去搞哲学,总比他们现在做的事有用。
2011年6月27日
财经记者不“内行”
FT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经济学家们的声誉时好时坏,没必要过于在意。但在新闻界,经济新闻报道者的确面临挑战,应提升记者们经济学基本功。
2011年3月31日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下一步
《市场的逻辑》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你如果可以设计一个市场经济,你就不需要市场经济。我们需要市场经济,恰恰因为我们不能设计。改革是人们不断积累而成的一个过程。
2010年11月16日
市场深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在围绕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一书举行的读书研讨会上,中央党校教授周为民说,中国30年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在哪里?在于市场的逻辑。这不是模仿,只是我们回到了常识。
2010年11月16日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界应该对此次危机承担更多的责任。它提供的模型曾让监管机构相信:市场可以自我监管;模型是有效的,而且会自我修正。但事实证明这些结论是错误的。
2010年8月23日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开路者
在把经济学从众多零散的见解变成一门社会科学方面,这位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家的贡献超过了其他所有理论家。在战后的重要经济学辩论中,很难找出一场没有他的身影。
2009年12月14日
经济学畅销书秘诀
FT专栏作家约翰•凯:经济类书籍曾经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如今,如果你把经济学浓缩为一个流行词,或改头换面为日常话题,便可走俏市场。
2009年8月26日
中国应向美国提出经济要求
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孔保罗:“来而不往非礼也”。在美国“频频出招”的同时,中国是否也应该向美国提出合理而具体的经济要求呢?
2009年8月21日
经济学家并非预言家
FT专栏作家布里坦:金融危机表明,经济学家并不具备及时识别转折点和系统性失灵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本身是毫无价值的。
2009年8月19日
重建经济学
英国华威大学荣誉教授斯基德尔斯基:本轮经济危机让经济学颜面尽失,它一向标谤具有可预测性,却无人预见到这场危机。现在,经济学家该干什么?
2009年8月13日
经济学家须正视群体狂热
鲁汶大学教授格劳威:宏观经济学家能估算个体理性行为者的举动,但无法推测群体的狂热。要让宏观经济学贴近现实,经济学家必须推测这种狂热。
2009年7月24日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进午餐
年届84岁高龄的谢林,是最年长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赢得该。屡次爽约后,他终于答应在位于华盛顿的家里接受本报采访。
2013年4月17日
教育中的经济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论语 述而》
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在经济领域中,教育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教育已成为现代人首要的投资对象。
在当今社会,居民存款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养老防病,另一个是为子女上学做准备。而且后者的动机更强于前者。
在本次教程中,我们将为您讲解教育中蕴含的经济原理。
2025年2月23日
商学院里怎么学经济学?
要精通经济学,不学个四五年的是很难有成就的。但是在商学院里面,每个学生的时间都非常有限,他们怎么学习经济学的知识呢?
2025年2月23日
热门文章
1.
中美贸易战2.0对供应链的冲击
2.
习近平会见中国科技巨头,马云在列
3.
万斯向欧洲发出的真正警告
4.
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全球贸易体系:中国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5.
特朗普:乌克兰挑起了战争
6.
中国收紧关键技术、矿物和工程师出境管制
7.
习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时刻”安抚民营部门
8.
美国反对G7声明称俄罗斯为侵略者
9.
在欧中国车企的“韧劲”一面
10.
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将让普京占尽先机
|‹
上一页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