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加 赢取大奖
房地产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房地产
关注
房地产奇迹步入黄昏:年轻人为何不买房
徐瑾:房子越便宜,年轻人好像越不肯买。日本一些地方正在鹤岗化吗?这是一个奇迹退场的时代,房子正逐渐从投资品变为消费品。
1天前
境外债权人仅从中国违约开发商收回0.6%的资金
数据分析显示,自2021年以来,62家中国开发商境外债券的投资者仅收回9.17亿美元现金,相当于1470亿美元违约总额的0.6%。
4天前
碧桂园2024年销售额下跌逾三分之一
碧桂园的营收骤降突显出,在中国房地产放缓的第四年,市场仍难以从危机中恢复。
4天前
日本房地产泡沫:内卷的另一种结果
李海燕: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80年代日本的企业、资金、金融机构都是过剩的。过剩的结果是内卷,内卷的结果是变相的放宽了融资。
2025年3月26日
融创宣布将进行第二次境外债务重组
融创是数十家违约开发商中首个进行第二次境外债务重组的公司,突显出中国开发商面临的严峻形势。
2025年3月25日
日本房地产行业60年:变与不变
李海燕:日本房地产行业从1991 年到2020年发生了什么?房地产价格起起伏伏、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国际化、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
2025年3月11日
美国政府考虑出售FBI和司法部总部大楼
管理美国联邦大楼的美国总务管理局拟出售逾8000万平方英尺的“非核心资产”。
2025年3月5日
国企高管空降万科以期“止跌”
多位深圳地铁高管的空降,预示着地方当局将在万科的命运中扮演更积极角色,也强化了房地产业有望迎来政府更大力度干预的预期。
2025年2月20日
巨亏450亿 深铁能否救万科?
迎来偿债高峰期的万科,债务违约风险在深铁接管后大幅下降,但要恢复增长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5年2月7日
日本房地产的30年河东和30年河西
李海燕:在1960年到1990年,房地产一直是有价值的存在。但是在1991年到2020年的30年,却不是这个样子。甚至出现了一个词,叫“负动产”。
2025年1月23日
上海“豪宅家族”涉资产纠纷致10亿美元别墅冻结 为投资者敲响警钟
上海豪门继母与嫡子资产纠纷警示:企业无论上市与否,均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2025年1月17日
力拓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企稳迹象
力拓还表示,美国经济前景稳定,而欧元区不太可能强劲复苏。
2025年1月16日
楼市止跌回稳,核心在哪里?
刘渊:202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转折之年。展望2025年,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关键在于稳定需求,尤其是中低价位普通住宅的需求。
2025年1月8日
展望2025:如何与高房价和解?
徐瑾:“刚需”的破灭,从经济学角度再次证明,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刚需,刚需都必须接受现金流的约束。在房产领域是这样,在安全感、幸福感等方面亦如此。
2025年1月9日
恒大清盘人出售许家印私人飞机
这架空客飞机是许家印在恒大繁荣时期所积累财富的标志之一。清盘人还试图通过对恒大高管和多家全球专业服务公司提起诉讼来收回资金。
2024年12月10日
房贷利率调整,如何形成市场化长效机制?
余洋:当前房贷政策,依旧缺乏市场化且稳定的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机制;而这正是稳定贷款者预期,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2024年12月3日
“拆违运动”该停一停了
张千帆:大规模“拆违运动”尤其是“拆违指标”现象令人担忧。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争议的“拆违”不能匆忙进行。
2024年11月20日
为什么救助地产需要财政出手?
梁岩:在房地产部门面临无法市场化出清和大量地产企业和项目已然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从道义还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财政部门都有必要分担损失。
2024年11月12日
必和必拓CEO:中国房地产出现复苏苗头
必和必拓的韩慕睿表示,在中国出台旨在提振经济的刺激方案后,他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复苏的苗头。
2024年11月7日
中国楼市见底了吗?
政府支出的信号鼓舞买家回归,但在中国六座城市的采访显示,购房者和中介仍对房地产行业的较长期前景抱有疑虑。
2024年11月5日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9月同比下降27.1%
这是今年以来最大降幅,超过8月的17.8%。中国国家统计局承认企业收入和盈利承受“较大压力”,需求“不足”。
2024年10月28日
中国对“白名单”房地产项目的信贷支持将增至4万亿元
今年1月推出的“白名单”计划目前已审批通过的贷款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到今年年底将增加近一倍。
2024年10月17日
财政部的发布会,到底说了些什么?
张林:整体上来看,当前将要出台的增量财政政策并没有重点围绕居民部门展开。与之不同,地方政府部门的诉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回应。
2024年10月14日
中国转向刺激政策的真实意图
葛艺豪:中国的核心任务不是使GDP增速最大化,而是打造自立的、技术上强大的经济体。技术和自给自足比增长和利润更重要。
2024年10月11日
热门文章
1.
日本房地产泡沫:内卷的另一种结果
2.
大明王朝1566:谁为朝廷遮风挡雨
3.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3月29日
4.
FT社评:特朗普吸引制造业投资的算盘打错了
5.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将对外资进一步开放
6.
电车0-100公里加速,是否应该被禁止?
7.
Lex专栏: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走出谷底
8.
落马官员李微微的仕途分析
9.
苹果在中国的AI豪赌:押错宝了吗?
10.
贸易战大幅升级: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